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高岭杯”第六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举行
10月21日,2020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高岭杯”第六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在紫晶会堂举行。
颁奖仪式现场(记者 刘定远 摄)
此次竞赛的三大亮点
一是参赛面广。大赛共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来自3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156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二是准备工作充分,赛事保障有力。竞赛得到了全国总工会、人社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方陶瓷协会和产业工会积极组织预赛;决赛期间,江西省人社厅、景德镇市人社局、景德镇市瓷局从人力、物力、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了全面支持;各参赛选手也积极参与。
三是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确保大赛公平公正。比赛中,各裁判员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循规定,加强督促检查,严谨细致、客观公正、精益求精;各参赛选手代表队认真按照比赛规则要求,紧密配合、通力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竞赛环境,为比赛的紧张、规范、有序、圆满提供了重要保障。
赛后,大家将以此次竞赛为契机,今后在各自岗位上继续发扬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加强沟通和学习,为陶瓷行业的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陶瓷艺术高端学术论坛
暨景德镇“文艺公益大讲堂”举行
10月19日,陶瓷艺术高端学术论坛暨景德镇“文艺公益大讲堂”在陶溪川文创街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文联、市委宣传部、景德镇陶瓷大学主办,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陶溪川文创街区承办。
景德镇陶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象征,千年来一直在沿袭与革新中发展进步。随着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逐步推进,景德镇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此次举办高端学术论坛,目的就是要和关心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广大朋友们一道,共同探索在国家试验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研究传承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意义和当代价值,如何更好地开启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景德镇“文艺公益大讲堂”是市文联近期精心筹办的我市文艺交流和传播的新平台,依托所属各文艺家协会,定期举办讲座培训,推动文艺工作者的业务交流,丰富基层公共文化供给,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此次论坛作为景德镇“文艺公益大讲堂”的首场活动,相信将会越办越好。
论坛结束后,与会嘉宾参观了活动的配套展览“丹青新象”景德镇市第九届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展。
图为瓷博会参展商在线卖陶瓷产品。 (本报记者 王镇炼 摄)
2020瓷博会与往届瓷博会不同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造一届与众不同的“云瓷博会”。
在游览中感受陶瓷魅力
一张张或充满光影感,或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照片,依次排开。徜徉其间,给人以美的享受……10月20日下午,记者在三宝文创中心内的一片草地上看到,作为2020三宝+艺术周系列活动之一的“青衫影”三宝瓷谷摄影展在这里举行。展览展出了三宝国际瓷谷全国摄影大赛的80幅优秀作品,向游客展示摄影师镜头下的三宝风情。
据介绍,此次艺术周由珠山区委、区政府主办,珠山区国资公司承办,从10月18日持续至10月23日,包括“云生处”三宝瓷谷“景漂”艺术家作品展、三宝国际瓷谷音乐节、文化沙龙、山水案、艺廊与店铺、工坊与历史寻迹、“青衫影”三宝瓷谷摄影展七大主题活动。其中艺廊与店铺、工坊与历史寻迹这两项活动则是通过沉浸式体验,向人们展现景德镇陶瓷传承创新的更多可能性。
在这七大主题活动中,将于10月23日下午在三宝文创中心举行的主题为“生活的艺术——艺术地生活”文化沙龙是一个亮点。华语乐坛金牌词作者、音乐经理人姚谦和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李见深将在三宝,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在景德镇追寻梦想的年轻人进行交流,在和景德镇本地文化及“景漂”的互动中产生共鸣,从而带动景德镇品牌和瓷器更好地走向世界。
工坊与历史寻迹是让游客在三宝国际瓷谷内乘坐游览车观光,同时参观陶瓷生产过程、赏陶瓷作品、看水碓、游览书吧等。
水碓在景德镇陶瓷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古代用来粉碎瓷石和釉石的工具。三宝蓬水碓遍布在通往南山山麓,发源自三宝双坑村背后的金溪山、石膏坞的溪水上。依靠丰富的山林和水资源,三宝犹如一条天然生产线,从矿山运来的矿石经过水碓作坊加工后制成的原料,送往下游的杨梅亭窑、湖田窑使用。
艺廊与店铺活动则邀请游客参观三宝国际瓷谷内的19家精选店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挑选到喜欢的陶瓷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山水案是本次艺术周的最后一项活动。通过在山水之间,使用当代设计的器物,构建食、器、境相融合的生活美学,体现设计、艺术、创意、地方特色和国际范,演绎别样精彩的视听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