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文明网欢迎您!

风车弄:龙缸,柴窑,旧时光

作者:程华 来源:景德镇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4-07-30

在景德镇的旧城区里,风车弄闹中取静,积淀了光阴的故事,也将人们的记忆带走。也许,过不了几年,这个小里弄承载的那些神秘瓷城故事终将烟消云散。趁着现在还来得及抓住回忆的尾巴,去到那里寻访,尽可能地还原岁月的片断。

据1988年版《景德镇地方志》记载,风车弄的得名有段与陶瓷有关的历史故事。宋景德年间,瓷工奉帝命烧制龙床,瓷工日夜不停赶工,终于烧成。但上交期限迫近,龙床难以迅速冷却,故在此聚集风车鼓风冷却,由此得名“风车弄”。

风车弄不长,谈不上深弄,路面也是典型的景德镇里弄特色,其长140米,宽1.5米,成人步行约200步即能从弄头走到弄尾,只是路面铺上了一层层水泥,将那岁月的斑驳遮盖。弄子里木板瓦房、旧式洋楼、窑砖屋交错坐落着,有种时空的迷失感。还好通往风车弄3号的小斜坡有块方寸之地去了当下的皮,露出了历史的骨肉,那里没有铺上水泥,兴许是孩童们玩耍时破坏了,显出规律排列的各色窑砖,远看似微缩的彩色台阶,而其实它们是斜齐地铺平在地面上,方便人行走。

到风车弄走一遭,发现弄子为南北走向,弄头南接广益弄,东西向分别连五龙桥和梨头嘴,弄尾北至颇为繁华地胜利路,住户不算多,几十户的样子,大多是住了十几年甚至三四个年头的老住户。尽管如此,想要从他们那里探寻有关弄子的来历和故事却是极难的,仿佛那些人和事早就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

风车弄3号是个大院子,里面住了将近10户人家。来访时正值午后休闲时,看到一对年长的夫妇正在院子里将拾来木材扔进桶式的烧水壶中烧水。据老人称有七十好几了,在这也生活了四五十年,至于弄子里的人和事则戒备地连称:“不记得,不记得。”聊了点家常,女长者才说起,这个院子原是新华瓷厂的坯房,隔壁的5号也是,70年代才改建成宿舍民房,人口多了起来,弄子里以前是有个柴窑的,不过后来拆了,就在弄对面不远处的红砖房那里。
窑是找不着了,可井还在。风车弄有一口井,正对着风车弄3号的大院子,井旁住着现年85岁的蒋桂英老人。在没有自来水的年代,水井供着附近几条里弄窑工和居民的日常用水。在蒋桂英老人已不甚清晰的记忆里,这口井原本是很繁忙的,特别是早上和傍晚总不得闲。她50多年前随夫搬来时就是那模样,直到后来窑停了,住到弄子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井口逐渐清闲下来。如今,这口荒废多年的水井没有被填平,井口高出路面约30厘米,上面盖了一块圆形水泥板,又在上面加了几块厚实的水泥块,防止意外发生。

据老人讲,她居住的房子以前原是资本家的家屋,大屋前后是连通的,只有其家里亲戚才能住,这个大屋可以容纳十七八户人家。就在她一家三口搬来没多久,发过一次大火,大屋不复原貌,连通的过道也就此阻断,她家便成为了朝弄子路面开门的独户。

| 下一篇
关注“文明瓷都”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资讯。

怎样关注“文明瓷都”微信公众号?

1、打开微信;

2、直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文明瓷都”官方微信公众号;

3、您也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号“文明瓷都”,添加关注即可;

4、您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号“jdzswmb”来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