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文明网欢迎您!

高耀祖称,60年前,他随景德镇陶瓷专家组到蒙古支援陶瓷生产建设

作者:徐悦 来源:景德镇文明网 发布时间:2018-04-16

1955年支援蒙古建设陶瓷专家组成员(前排右一为高耀祖)

        “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在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9名年轻人脸上挂着坚毅的神情。84岁的高耀祖手指向照片右下角告诉记者:“1955年,我才20岁,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术带到国外。”那年,高耀祖接受当时景德镇第一陶瓷生产合作社的公派任务,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支援建设陶瓷厂,传授制瓷工艺。

        20岁公派出国 传授制瓷技艺

        84岁的老人高耀祖,16岁就跟着父亲学习陶瓷绘画,18岁进入当时的景德镇第一陶瓷生产合作社。陶瓷绘画成为高耀祖一生的追求。

        195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向中国提出支援请求,希望中国对他们在建筑业和轻工业方面进行支援。在所有的支援项目中,有一项是帮助蒙古人民共和国建设一个陶瓷厂。“1955年4月,单位领导通知我到当时的市工业局谈话,同去的还有第四陶瓷生产合作社的陈金水和其他陶瓷厂的工人。领导问,你们都是从事陶瓷绘画工作的,现在组织上想请你们到一个条件艰苦且很远的地方办瓷厂,你们愿不愿去。”高耀祖告诉记者,自己当时很年轻,很想出去见见世面,虽然当时并不知道具体要去哪,但自己和陈金水当即就答应了领导的要求。

        “第二天,我和陈金水来到市工业局,才知道是要去蒙古人民共和国支援。”高耀祖说,当年在全市范围内共选派了8名陶瓷专家组成员,成立了一支制艺术瓷的队伍,包括手工做坯、利坯、雕削、施釉、彩绘和制匣六个工种前往蒙古国。

         “这段经历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记忆”

        “当年陶瓷厂就建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市区,隶属于蒙古国全国合作总社,厂房早已建成,只等人来筹办。支援办厂的除了我们景德镇陶瓷专家组8人外,还有唐山陶瓷厂5人,海城陶瓷厂6人。唐山技工的任务是建煤窑和注浆制瓷,海城技工的任务是机压制造日用瓷,加上景德镇的传统手工艺术瓷和匣钵制作,配套就齐全了。”高耀祖说,陶瓷绘画需要许多工具,虽然自己带来各种画笔和颜料,但忘了带乳香油,没有乳香油颜料调不开,于是只能自己凭借经验动手熬制,试验了几次,也就成功了。

        在陶瓷厂生产初步步入正轨后,蒙古人民共和国派来40余名练习生,学习制瓷技艺。“在传授技艺时,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不通。翻译是内蒙人,开始忙得很,不仅翻译生活用语,还要翻译生产术语,术语很难翻,于是我们就尽量口语化。”高耀祖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支援的第三年,瓷器批量生产,当彩绘的日用瓷和艺术瓷在市面上出售时,蒙古人民很高兴。

        “当时陶瓷厂通知我要画一对花瓶,我在花瓶上画了蒙古开国之父苏赫巴托像,厂方很赞赏,听说这对花瓶后来送到苏联展览。”高耀祖表示,经过近三年的传与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练习生们绝大部分掌握了制瓷技能,可以单独操作,蒙古方为了将中国制瓷技艺记录下来,特将生产过程拍成了电影。

        “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支援共三年,1958年6月回到景德镇,如今已过去60年了,而且,我们当年支援队伍的八个人就剩下我一个了。”高耀祖表示,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支援的三年里,他学到了不少国外文化与知识,这段经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

上一篇 | 下一篇
关注“文明瓷都”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最全、最权威的资讯。

怎样关注“文明瓷都”微信公众号?

1、打开微信;

2、直接扫描左方的二维码,即可关注“文明瓷都”官方微信公众号;

3、您也可以通过查找公众号“文明瓷都”,添加关注即可;

4、您可以通过搜索微信号“jdzswmb”来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